金秋送爽,瓜果飘香,又到一年丰收季。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的质量与成色。
在全国各地,特色农产物红红火火闯市场,生产加工基地忙忙碌碌抢先机。税务部门充实发挥税收职能,支持涉农企业生长壮大,惠及更多农户脱贫增收,为“三农”工业生长赋能添彩,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孝敬税务气力。税惠“三农”:衢州到处皆“丰”景2020年10月09日版次:03 作者:吕凤娇金秋时节,浙江衢州唱响丰收欢歌,税惠助农也迎来“丰收季”。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从西部果园到东部工厂,国家税务总局衢州市税务局把助力“三农”作为重要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1月~8月,衢州市税务部门支持“三农”共减免税费2.41亿元,为涉农企业带来实惠,也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了“税动力”。税惠入村,猕猴桃变身“致富果”在衢州山河市塘源口乡仓坂村,12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内,一个个如拳头般巨细的红心猕猴桃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棚架下,工人们正忙着挑选、采摘,这些红心猕猴桃将很快被装箱,运输到全国各地。
现在,山河市有猕猴桃种植户5000多户,种植面积达2.67万亩,产量可达2.3万吨,总产值2亿元。小小猕猴桃成了动员当地农民增收的“致富果”,这背后离不开税务气力的精准帮扶。前不久,一场独具匠心的税务课堂在仓坂村举行。
猕猴桃种植能手分享了多年来积累的种植履历,税务专家现场普及农产物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耐心解答开票问题。这种“量体裁衣”式的资助,让低收入农户种得放心、卖得顺心。为了消除疫情带来的影响,当地税务部门专门为深加工企业和生鲜电商定制“专属政策服务卡”,助力搭建猕猴桃“线上销售+线下批发”渠道。
与往年相比,今年山河猕猴桃的销量不降反增,农户收入再创新高。浙江冒个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当地猕猴桃销售电商的领头羊,年销售猕猴桃1000万斤,销量一连5年全网第一。
“随着猕猴桃成熟季节的到来,网购需求量日益增大,我们需要自动化水平更高的选果设备才气满足供应。”卖力人郑贞栋说,“公司享受了13万余元的税收优惠,全部用于引进、安装生鲜水果选果机系统,这让我们产物品质更有保证。”活水进企,高山蔬菜摆上“大餐桌”“这里是衢州早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有机蔬菜示范体验基地,大家跟我一起来相识一下高山蔬菜种植的情况和特点……”在第3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税务总局衢州市税务局把“助农直播间”搬到了山间的有机蔬菜示范体验基地。面积近300亩的基地,种植了近100种蔬菜瓜果。
由于海拔较高,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大,这里种植的高山蔬菜格外细嫩多汁。税务干部“直播带货”,资助企业拓宽了销售渠道,又与金融部门联手,为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早田公司生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互助模式,与1200多户偏远山区的农户签约,将农户自家种菜的无污染零星田串联起来。
“产前需要预付给签约农户3000元,让村民放心,因此资金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早田公司董事长偏向明谈起流动资金问题不禁感伤,“没想到纳税信用还可以换贷款,500万元的贷款审批手续简朴又快,对企业来说是雪中送炭。”据相识,通过“银税互动”连续发力,衢州市税务局资助近百户企业获得逾5000万元的贷款支持,为涉农企业生长“贷”来资金“活水”。
税企联动,新疆西梅从“浙”“走出去”“今天西梅的质量怎么样?”“今天的果子很好,您放心!”浙江佳农果蔬股份有限公司集会室里,副总司理余贤飞正与新疆果农视频连线,详细相识当天的收购情况。视频另一头的阿依努尔·热合曼,是新疆伽师县的果农。近年来,新疆借助奇特的气候优势,推广种植西梅,良好的品质引得各地客商络绎不绝。但今年受疫情影响,西梅的销售遭遇大幅下滑。
阿依努尔家中种植了30亩地的西梅,前不久还在为销路发愁,“一直担忧卖不出去,没想到在佳农公司的资助下,我们今年卖出了35吨,比往年还多。”阿依努尔兴奋地说。
小小的西梅,一头连着新疆的农户,一头连着衢州的企业,税务部门的精准服务成为毗连双方的纽带。“精准帮扶新疆果农是好事,更是实事。我们相识到佳农公司帮扶期间急需资金,于是快速落实涉农税费优惠政策、管理出口退税。
”衢州市税务局副局长聂晓霖先容,税务部门还通过税收大数据平台,为涉农企业精准匹配上下游产销信息,资助企业对接新疆西梅等农产物供销。企业用心用力,税务支持助力。今年以来,佳农公司免税销售额达1217万元,累计管理出口退税77万元,享受社保费减免20余万元。现在正是西梅口感最好的时节,在佳农公司的冷库里,事情人员正加班加点对西梅举行分盒、包装。
“公司依托强大的销售网络,将西梅一部门内销,一部门出口外洋。”浙江佳农果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先明告诉记者,“通过内外销双循环,农民增收,企业赢利,实现共赢。
”花椒丰收时节,国家税务总局韩都会税务局组织事情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花椒工业生长”运动,助力地方特色经济作物优势工业生长。税农携手庆丰收2020年10月09日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胡冰 通讯员 刘霞 张卫霞不久前,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启动仪式在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村隆重举行。5000余名农民和游客欢聚一堂,共享全省农业生长新成就。
丰收源于农民的辛劳,也源于税费优惠和税务服务的支持。政策落实,支持现代农业工业园建设爱思嘉·农业嘉年华是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的主会场,也是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包罗蔬汇高科、汴州粮仓、果趣农乐等6个主题场馆及一个大型育苗中心场馆。
6个主题场馆以农业生长为主线,彰显黄河流域农耕文明,打造了13条现代农业工业链,展示了2000余种现代农产物、300余项农业技术、200余项工业模式、100余项农业装备,形成以农业为基础、科技为支撑、文化为纽带、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工业园,对外开放后预计可实现年100万游客的接待量。丰收节筹备前期,国家税务总局开封市祥符区税务局朱仙镇分局主动对接爱思嘉·农业嘉年华的承建企业——河南大宏(爱思嘉)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多次上门开展政策领导,资助企业享受相关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丰收节分会场场馆建设。据大宏公司财政司理许静先容,企业新建场馆的相关支出依规举行了抵扣,现在增值税留抵退税额超2000万元,企业还享受了近15万元的社保费减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捐赠的120万元也在盘算企业所得税时获得全额扣除。
据相识,大宏公司通过“财政扶贫+农业龙头+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在西姜寨建设了爱思嘉·农业嘉年华、鱼菜共生工业园等项目,动员周边200余户贫困户就业,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了努力孝敬。服务跟进,资助农民“钱袋子”兴起来“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落实下来,互助社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基本都是全免的。我们会把减税红利让利给农户,适当提高收购价钱,给农户更大的利润空间,为脱贫攻坚增砖添瓦。
”开封市祥符区龙海农作物种植互助社卖力人吴龙海说。该互助社建立于2017年,是一家集红薯选种、供苗、购销即是一体的企业。
互助社为贫困群众提供“三优一高”服务,即优先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良红薯品种、优先为贫困群众提供短期务工岗位、优先收购贫困群众红薯作物,同时以横跨市场价的尺度收购。据相识,开封市祥符区税务局建立了“助农小分队”,通过电话领导和不定期上门走访,为互助社提供涉农税收优惠政策领导,全力资助涉农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助力农民一起奔小康。
数据搭桥,流通农产物销售之路“因为疫情,今年前期企业受到了一定影响,幸亏有税务部门的资助,我们实时享受到了出口退税和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等优惠政策,先后收到退税100多万元,缓解了资金压力。”美达食品卖力人张文新对税务部门的帮扶很是感谢。开封美达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蒜粉的加工、出口业务,产物主要出口西欧国家。
今年头,受疫情影响,外洋订单大量取消,企业销售受到严重打击,生存面临庞大危机。企业有难,税务来援。
相识到该公司的难题后,开封市祥符区税务局立刻行动,由局向导牵头组织业务主干与企业对接,详细相识企业难题和诉求。同时,开展税收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对接供需。
在查询到有购置意向的相关企业后,税务干部实时与相关企业相同,并把信息实时反馈给美达公司。最终经由税企配合努力,河南万强食品有限公司与美达公司的第一笔近10万元的购置订单乐成签订。同时,美达公司也开始探索网络销售渠道,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产物销路逐步打开。
据统计,得益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乐成举行,开封市祥符区已有300多种农副产物及加工产物通过网上签约,出口近100个国家和地域。秋收时节,国家税务总局楚雄彝族自治州税务局干部来到芒果种植基地分包农户家中,宣传涉农税费优惠政策,资助农民应享尽享政策红利。政策阳光好 平南稻米香2020年10月09日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金黄 张鲲翼 通讯员 黄杏 吕蒙“这种米摸起来油润丰满,嚼起来软香回甘,真的很好吃!”在广西平南县,梁天银水稻种植专业互助社自产的生态米获得了市场认可,在超市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消费者的大拇指,给梁勋日研究“生态水稻”种植技术增添了信心,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更让他劲头十足:“我们自产的生态米今年预计能享受3万元的增值税减免。
购进近250万元的大米加工设备,也能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一次性扣除。政策这么给力,我可以放心斗胆地做事创业!”梁勋日是梁天银水稻种植专业互助社的卖力人。
他大学结业后回家乡创业,在农户手里租了100亩农田,开始了自己的创新种植方法:不喷农药和除草剂,不施化肥,人工除草……到了收成时节,亩产不到150公斤,却投入了庞大的人力物力。这对于当地世代种田为生、亩产千斤以上优质水稻的农民来说,那里是创新,简直就是倒退,连获得过“全国种粮标兵”的父亲也劝儿子放弃种植生态米。今年春节前夕,饱受质疑的梁勋日带着刚收获的晚稻,去平南县润达超市推销生态米。没想到的是,不到几个小时,他就接到了润达超市追加2吨生态米的订单,这让他看到了生态米辽阔的市场前景。
与此同时,他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生态米同样大受接待。线上、线下销售,怎么开票?怎么管理纳税申报?这让刚创业的梁勋日一头雾水。国家税务总局平南县税务局相识情况后,实时派人走访互助社,检察其生态稻种植以来的生产谋划情况,手把手领导梁勋日自主管理纳税申报、发票申领和开具业务。
“税务人员服务很是贴心,指导我们规范开票、诚信谋划。”梁勋日对税务服务赞不停口。今年春天,梁勋日扩大了生态水稻的种植面积。早稻秧苗下田时,他加宽了秧苗株距行距,并在生态稻田里放养鸭子来资助踏草、除虫、“生产”有机肥。
这样一来,生态稻田的亩产量提高到了450斤。梁勋日算了一笔账:互助社种植优质水稻1100亩,产量有1120吨左右,一年的销售额约莫是300万元;种植生态水稻225亩,产量50吨,一年的销售额约100万元,相比之下效益比普通优质水稻还高。
“生态米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我相信,在惠农助农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们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米,满足人们对康健饮食的追求!”梁勋日信心满满地说。金秋时节,国家税务总局余姚市税务局干部下沉各辖区行政村文化礼堂,宣传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家门口捧稳“金饭碗”2020年10月09日版次:03 作者:本报记者 任恒君 通讯员 王冠勇 高仕岩“在家门口上班,有钱赚,有保险缴,怙恃孩子也都能照顾上。”内蒙古牙克石农场生态采摘园职工任翠萍的一番话,道出了许多职工的心声。
4年前,任翠萍还在牙克石市里谋划着一家烧烤店,随着农场生长越来越好,她放下谋划的小生意,回到农场上班。内蒙古牙克石农场始建于1954年,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农垦企业,现有耕地面积18万亩。
前些年,农场主要种植油菜、小麦和大麦,工业结构较为单一,农场谋划活力难以释放,职工收入也较低,导致部门职工选择了灵活就业。“受益于支持农垦革新生长的各项政策,特别是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减税降费政策,农场开始放开手脚转型生长。2019年,农场累计享受各项税费减免1790万元。”牙克石农场场长潘勇先容说,生长农牧联合的集约化种植、养殖,使用生态优势生长休闲农业和旅游工业,引发了农场生长活力,经济效益连续好转。
在转型生长中,牙克石农场将土地资源举行统种耕作区和生态采摘区分区种植,实现农业生产与旅游工业相互动员。每到6月初到9月末果蔬成熟的时节,采摘园都市吸引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年接待市民和游客10万余人,销售收入到达六七十万元。“农旅联合,释放了更多就业时机,职工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潘勇先容,采摘园现已安置23名零就业职工子女就业。
受疫情影响,今年农场的生产和销售均受到差别水平的影响。国家税务总局牙克石市税务局努力跟进服务,全面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随时解决农场办税缴费中的问题,坚定了农场转型生长的信心。
据相识,今年前7个月,农场累计享受社保费阶段性减免308.88万元,增值税减免449.19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267.65万元。“有了硬核的税收支持,农场把更多精神专注于生产销售和营销。”潘勇先容说,在销售方面,农场从传统采摘配送推销拓展到电商模式平台销售;在营销方面,农场举行了采摘节、油菜花摄影等文化旅游节,提升农场知名度和农产物美誉度。
效益上来了,农场农牧联合的门路也越走越宽,通过自筹资金兴建了集中饲养区,实现了人畜分散,改善了牧业职工生发生活情况,也让牧业职工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稳。今年59岁的李志国养牛已经30多年了,他说,自家现在养殖了30多头西门塔尔牛,去年的收入或许有20多万元,比在城里事情的人都高,在家门口就能致富,这可真是捧上了“金饭碗”。
本文关键词:华体会体育app,从,“,丰收,”,走向,增收,税收,助,三农,托举
本文来源:华体会体育-www.clqc169.com